川城小说

川城小说 >清平乐之柔倾天下 > (第1页)

(第1页)

1

初降祥瑞,帝心所宠

北宋嘉祐某年,暮春时节,汴京皇宫内一片繁忙与凝重交织的景象。御花园中,繁花似锦,却无人有心赏玩,因为此刻所有人的目光与心思,皆聚焦于张贵妃的寝殿。

张贵妃有孕在身,历经漫长的等待,终于到了临盆之际。寝殿内,热气腾腾,炭火将整个房间烘得暖烘烘的,却依旧驱散不了众人心中的紧张。产婆们神色专注,双手不停地忙碌着,调配着热水,整理着布巾。宫女们脚步匆匆,进进出出,虽小心翼翼,却难掩眼中的焦急与期待。

宋仁宗赵祯在殿外来回踱步,他身着明黄龙袍,却丝毫没有往日帝王的威严与从容。眉头紧锁,脸上满是焦虑之色,眼神中交织着期盼与担忧。这些年,后宫子嗣艰难,一个个新生命的悄然夭折,如同重锤,一次次狠狠地敲击着他的内心。他深知,皇家子嗣关乎国本,可命运似乎总在与他开玩笑,每一次新生命带来的希望,都如流星般转瞬即逝。

而此次张贵妃有孕,他仿佛在黑暗中抓住了一丝曙光,将所有的期许都寄托在了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身上。每过一刻,他的心便揪紧一分,在殿外来回走动的步伐也愈发急促。

终于,一声清脆的啼哭划破了寂静的空气,宛如天籁之音,穿透重重宫墙,传入众人耳中。那啼哭声虽稚嫩,却充满了力量,仿佛是对这个世界的勇敢宣告。产婆匆匆走出殿门,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,跪地禀报道:陛下,贵妃娘娘诞下一位公主,母女平安!

赵祯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,脸上绽开了久违的欣喜笑容,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,温暖而灿烂。他迫不及待地快步走进殿中,脚步轻快得仿佛年轻了十岁。

走到床边,他微微俯身,轻轻抱起襁褓中的公主。公主那粉嫩如桃花的小脸,紧闭的双眼,小巧而微微蠕动的嘴唇,如同最精美的瓷娃娃,让他的心瞬间被柔情填满。朕的小公主,往后定要将这世间最好的都给你。赵祯喃喃自语,眉眼间满是慈爱,那温柔的目光仿佛要将公主融化。

因着对公主的珍视,赵祯沉思片刻后,赐名徽柔。在他心中,徽有美好、善良之意,柔则寓意着温柔婉约,如同月光般柔和美好,他期望自己的女儿能如这名字一般,温柔善良,美好一生。

此后,徽柔在宫中便如璀璨的明珠,备受宠爱。赵祯处理完繁琐的政务,总是不顾疲惫,第一时间赶到徽柔身边。他将徽柔轻轻抱在怀中,逗她嬉笑,给她讲着民间那些有趣的奇闻轶事。有时讲着讲着,徽柔便会咯咯地笑出声来,那清脆的笑声,如同银铃般悦耳,让赵祯一天的疲惫都烟消云散。

张贵妃也因女儿的诞生,愈发得宠。但她并未恃宠而骄,依旧恪守本分,对皇后恭敬有加,与其他妃嫔相处和睦。她深知,在这深宫中,唯有相互扶持,才能长久。她会精心为徽柔挑选衣物、饰品,亲自监督奶娘照顾徽柔的饮食起居,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。

而苗娘子,更是将徽柔当作自己亲生女儿一般疼爱。她时常带着徽柔去御花园玩耍,彼时的御花园,百花争艳,蝶舞蜂飞。苗娘子牵着徽柔的小手,耐心地教她辨认各种花草。柔儿,你看这牡丹,花大色艳,乃是花中之王呢。徽柔睁着亮晶晶的眼睛,认真地听着,不时还会伸手轻轻触摸花瓣,感受那细腻的纹理。苗娘子还会亲自下厨,为徽柔做各种精巧的点心,看着徽柔吃得津津有味,她的脸上便会浮现出满足的笑容。

徽柔就在这满满的爱意与呵护中,如春日里茁壮成长的幼苗,一天天长大。宫中的每一个人,都见证着她的成长,也都对她寄予了深深的喜爱与厚望,却不知,在未来的日子里,等待徽柔的,将是怎样的风雨与辉煌……

2

成长岁月,聪慧善良

徽柔长至总角之年,已是汴京城里远近闻名的灵秀少女。春日清晨,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徽柔的寝殿,映得屋内鎏金屏风上的瑞兽栩栩如生。她揉着惺忪睡眼坐起身,伺候的宫女玉盏立即捧来温水,轻声道:公主,苗娘子已在御花园备好了早膳。

御花园的海棠正值盛放,粉白花瓣随风轻颤,飘落于九曲流觞的青石案上。徽柔提着月白襦裙裙摆,像只轻盈的小鹿般奔向廊下。苗娘子正将刚蒸好的梅花糕摆上案几,见她跑来,连忙伸手护住:慢些跑,仔细摔着。宗实早已在石凳上坐好,面前摊开一本《千家诗》,见妹妹来了,笑着举起糕点:柔儿,今日的梅花糕放了新制的桂花蜜。

三人围坐时,徽柔忽然指着飘落花瓣,眨着灵动的眼睛道:前日听太傅讲‘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’,可这些花瓣落得这样美,倒像是花儿自己要跳舞呢。苗娘子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尖:咱们柔儿就是会想,改日定要让你父皇听听这妙语。宗实则若有所思地说:柔儿说得对,或许作诗也该换个法子。

待用完早膳,徽柔缠着宗实放风筝。春风拂面,纸鸢扶摇直上,绣着并蒂莲的风筝线在她手中微微发颤。跑着跑着,她突然被假山旁凸起的树根绊倒,掌心和膝盖顿时渗出细密血珠。宗实脸色骤变,一把将她扶起,急得声音都变了调:快宣太医!徽柔却强忍着痛意挤出笑容:哥哥莫急,不过是皮外伤。

回宫途中,玉盏气得直掉眼泪:定是那些洒扫的小太监偷懒,连路都不清扫干净!说着便要去内务府问责。徽柔拽住她的衣袖,轻声道:莫要为难他们,春日风大,落叶树根难免堆积。当晚,当那个犯错的小太监战战兢兢来谢罪时,徽柔还将自己的杏仁酪赏了他半碗。

转眼入秋,辽国使者携重礼来贺皇太后寿辰。宴会上,胡旋舞伎飞速旋转的银铃裙摆引得满堂喝彩。舞毕,辽国副使耶律德林抚掌笑道:早闻大宋公主才貌双绝,今日可否以‘秋色’为题,即兴作一首词殿内顿时安静下来,百官的目光纷纷投向主位旁的徽柔。

只见她莲步轻移,行礼时头上的珍珠步摇轻轻晃动:妾不才,愿献丑。略一沉吟,朱唇轻启:霜染层林醉晚霞,雁书寄远问天涯。西风不解离人意,犹送残香入故家。词毕,满座皆惊,连一向严苛的枢密使文彦博都忍不住点头称赞。赵祯更是笑得合不拢嘴,当场将先帝所藏的羊脂玉笔洗赏赐给她,眼中满是骄傲:朕的徽柔,当得大宋第一才女之名!

当夜,张贵妃为女儿卸去钗环时,指尖轻轻抚过她因行礼而发红的额头:若是觉得累,下次便推了这些。徽柔却倚在母亲怀中,坚定道:女儿想替父皇分忧,也想让天下人知道,女子不输男儿。窗外月光如水,洒在母女相拥的剪影上,将这份温柔与志气一同定格。

此后,徽柔愈发勤勉。每日天不亮便到藏书阁研读《通典》《唐会要》,遇到不懂之处,连当朝宰辅韩琦都曾被她请到宫中解惑。她还常女扮男装,在曹评的陪同下微服出访。汴京街头,她亲眼见到百姓为了少交折变税而被迫贱卖粮食,回宫后便连夜写了《恤民十策》,条分缕析地阐述税赋改革之法,字字句句皆是对黎民的关切。这些成长点滴,正悄然勾勒出一位心怀天下的公主轮廓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